国际风云瞬息万变,国际舞台永不寂寞。在2005年的国际舞台上,谁是全球最受瞩目的焦点人物?半月谈编辑部选出以下十名:巴拉迪、哈里里、沙龙、查韦斯、阿卡耶夫、扎卡维、内贾德、希恩、赖斯以及安南。他们的名字,与2005年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紧密相连,他们的故事,构成了2005年国际局势变幻的主景图。
■ 半月谈记者 赵利根 周盛平 实习记者 武雯雯
巴拉迪:和平努力获国际认可
因为“在阻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用途,以及确保用最安全的方法来和平利用核能问题上的努力”,今年10月,巴拉迪和他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荣获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自1997年担任IAEA总干事以来,巴拉迪先后经历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核危机的严峻考验。在伊拉克战争前,巴拉迪曾两次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报告,明确表示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伊朗核问题上,巴拉迪也认为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伊朗有美国所声称的“秘密核计划”。
今年,伊朗核问题越谈越拧,数次走到摊牌的边缘。关键时刻,总是巴拉迪奔走于伊朗、欧洲与联合国之间,呼吁欧盟和美国 “再给伊朗一次机会”。对巴拉迪的“过于谨慎和软弱”,布什政府表示“严重不满”,甚至为此数十次窃听他的电话,寻找拉他下台的“证据”。
但是,美国的不满改变不了巴拉迪的立场。他的获奖(诺贝尔和平奖)感言“再接再厉,做事公正,行事正派”不由让人想起他的前任、曾负责对伊拉克武器核查的布利克斯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绝不做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向伊拉克伸出的手臂。”
哈里里:身后牵动中东变局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拉菲克·哈里里以最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政治进程———一切都发生在他的身后。
2月14日,在贝鲁特发生的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中,曾经5任黎巴嫩总理的哈里里伤重不治。多米诺骨牌从此倒下:在国内,反对或支持叙利亚的游行示威此起彼伏;卡拉米内阁集体辞职后,新内阁迟迟无法组成;以哈里里儿子为代表的反对派势力在议会选举中异军突起,30年来首次在议会中占到多数。在国际上,美国借机向叙利亚挥舞制裁大棒,迫使叙利亚军队彻底撤出了黎巴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后两次向黎巴嫩派出调查小组,查找哈里里案的元凶。
10月20日,以德国人梅利斯为首的国际调查委员会向安南提交首份报告。报告称,有证据表明黎巴嫩和叙利亚一些高级安全官员与哈里里遇害案有关。随后,安理会外长会议一致通过决议,要求叙利亚在联合国调查过程中予以全面合作。叙利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国内动荡、叙黎特殊关系解体、美国进一步打压叙利亚……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政治变局之后,哈里里的死因,还有多少政客真正关心?这样的局面,也许连哈里里本人也不愿意看到。
沙龙:部分撤离换不来永久和平
在整个2005年,以色列总理沙龙全身心投入的只有一件事———从加沙撤离: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向国民解释,从加沙撤离符合以色列的利益;他不惜换掉反对撤离的内阁成员,甚至数次重组内阁;他下令将拒不撤离定居点的以色列人抬出房屋,然后用推土机推倒一切,而这样的痛苦,以前只有巴勒斯坦人才能体会……
9月12日清晨7时,最后一名以军士兵撤离加沙。对巴勒斯坦人来说,这意味着以色列对加沙地带38年的占领就此结束。
因为撤离,这位昔日的“铁血军人”或“刽子手”在国际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赞誉:老对手阿巴斯称他做出了“勇敢而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老朋友布什称赞撤离加沙是“勇敢而艰苦的一步”,欧盟则称中东和平进程将因此出现“重大机遇”。
但机遇终究没有被以巴双方抓住。加沙撤离后仅两周,以巴之间冲突又起,一切又都回到从前。也许连上帝都会哀叹解决巴以问题的难度:沙龙的单边行动,归还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1.7%,撤离的定居者也只是定居者总人数的4%,而沙龙却已为此耗尽几乎所有“政治资源”。阻力如此,以色列又何时才能从更广阔的土地上撤离那20多万定居者呢?
查韦斯:“反美”反得有声有色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之所以吸引世界的目光,在于他虽置身美国“后院”,却高擎“反美”大旗,把“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今年,他先后终止了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和缉毒合作;他与美国宿敌古巴、伊朗的领导人过从甚密,面对共同威胁,委内瑞拉与伊朗建立了战略联盟;他站在联合国的讲台上,公开提议把联合国总部搬出美国;他直言参加美洲国家首脑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将美国主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送入坟墓,“我连铲子都带来了”……
查韦斯的公开“反美”令美国某些势力咬牙切齿,美国牧师罗伯逊甚至公开在电视上号召暗杀查韦斯。查韦斯对此不屑一顾:如果美国敢动武,他就“切断向美国的所有石油供应”。每天150万桶的输美石油显然是查韦斯手中最有力的武器。
事实上,查韦斯是近年来“向左转”的拉美政治风向的先行者。以他1998年当选委内瑞拉总统为开端,拉美左派纷纷上台执政。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对“后院”的控制力减弱是意料之中的事。
阿卡耶夫:被“颜色革命”击中的第一位中亚领导人
61岁的前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如今以教授的身份给莫斯科大学的研究生们上课,他的生活远离了今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黄色革命”时的混乱与喧嚣。
他是被“颜色革命”击中的第一位中亚领导人:3月24日,当国内局势在反对派的示威冲击下失去控制的时候,阿卡耶夫携家带口秘密出走。4月4日,他在莫斯科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事后,阿卡耶夫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两点,一是没有重视巩固权力体系,特别是加强护法机构;二是没有实行紧急状态。离开前,他向内务部长下的最后一道命令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开枪”。但是,他从不认为自己15年执政出了什么问题,也否认反对派有关其家族腐败的指控,并坚信“阿卡耶夫时期将被看作吉尔吉斯斯坦历史上一段闪亮的日子”。而事实上,正是今年2月一份杂志登出他的豪华别墅的照片,使局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阿卡耶夫的遭遇为中亚其他执政十几年的“老革命”们敲了警钟。2005年,防范“颜色革命”的措施在中亚国家纷纷出台。
扎卡维:游荡全球的恐怖主义幽灵
阿布·穆萨卜·扎卡维这样开始2005年的第一天:在网上公布录像,录像中,5名伊拉克临时政府的雇员人头落地。
名义上,他是“基地”组织三号人物,排名在本·拉丹和扎瓦希里之后,实际上,他是当今世界头号恐怖分子。他涉嫌领导实施了伊拉克战争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恐怖活动,不仅在伊拉克使美军遭受重大损失,也不时在伊拉克之外策划自杀式爆炸活动。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他的祖国约旦,3起连环爆炸造成400多人死伤。
和本·拉丹相比,扎卡维更像一个幽灵。除了录像带和美国公布的没有来源和拍摄年代的几张照片,人们对他几乎一无所知。美国人将他描绘成双手沾满鲜血的恐怖恶魔,而他的老母亲曾把儿子形容为“谦虚、虔诚的教徒,从不涉足坏事”。
内贾德:强硬表态震惊世界
10月25日,一句“应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的讲话震惊了世界,说这话的人是伊朗总统内贾德。
以色列对他的讲话表示愤怒,要求联合国“开除”伊朗的成员国资格;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他表示失望,因为以色列“拥有与其他成员国一样的权利和义务”;联合国安理会甚至发表声明,对他表示谴责。
内贾德则说,自己不过是重复了伊朗已故最高领袖霍梅尼的话,代表了伊朗一贯的政策立场。
今年6月以“黑马”身份当选为伊朗新总统后,内贾德就是国际新闻中的焦点人物:刚刚当选,就有当年的美国人质出来指认他参与了1979年伊朗扣押美国使馆人员的事件;为了清除“腐朽的西方文化”,他下令禁放西方电影;他在伊朗核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逼得欧盟三国多次威胁将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他准备一口气换掉40名温和的驻外外交官员,使人担心伊朗外交政策将更加强硬……
当然,这位铁匠的儿子并非总是以强硬的保守派面目出现,他也有很多受人欢迎的地方。比如他设立的“爱情基金”,专门帮助贫穷的年轻人结婚,就让伊朗的单身汉们感激涕零。
希恩:从普通母亲到反战领袖
辛迪·希恩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即使在24岁儿子凯西在伊拉克被打死之后,她也只是众多丧子母亲中的普通一员。
但是,痛失爱子之后,希恩决定做些什么。8月初,她来到布什正在休假的农场外安营扎寨,要求面见总统,问一问“我儿子是为什么而死?”
希恩的举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支持者纷纷来到她的身边,陪她守夜,反对者也接踵而至,劝她回家。总统布什最终没有出来见她,但反战运动的洪流已在她身后汇集。9月底,伊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战运动席卷了整个美国。
“9·11”事件以来,美国民众的爱国主义情绪被激发到罕见的高度,在反恐=战争=安全、支持战争=爱国的逻辑下,任何反战的声音都显得苍白无力。希恩出现的意义在于,她以一个普通的丧子母亲的沉痛追问,直击战争发动者的道德软肋,为一直低迷的反战运动找回了道德制高点。
赖斯:地球上最有权势的女人
2005年11月14日,美国权力最大的女人康多莉扎·赖斯在火药桶一般的中东度过了她的51岁生日。她高声说:民主值得去拥有。阿拉伯外长们却告诉赖斯:这里没有安宁,这里只有暴力与反暴力在循环。
她是一位女性,却执行着最咄咄逼人的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经常笑容满面的她称朝鲜为“可怕的政权”,想“加快卡斯特罗暴政的死亡”,视穆加贝政府为“暴政前哨”。因为在她的背后,是世界上惟一一个超级大国。
今年,这位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地球上最具影响力的女人”的美国国务卿,发现自己的影响力远非完美。她去说服俄罗斯向伊朗施压却碰了一鼻子灰;她出访拉美发现“拉美已经不是过去的拉美”;她来中东兜售民主听到的是许多的“不”。
作为美国史上首位黑人女国务卿,赖斯也是“八卦”焦点:美国人关注她办公室里放的两面镜子,想帮她梳理一下头发,想知道她什么时候结束单身,想知道她是否在2008年参加总统竞选。
安南:2005年依旧难安
清官难断家务事。在由191个成员构成的大家庭里,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度过了极不平静的一年。
“石油换食品” 计划腐败丑闻、维和人员性侵犯丑闻、儿子科乔卷入腐败:一堆丑闻困扰着安南,他一度被要求引咎辞职。对“石油换食品”计划历时一年的调查尽管最终洗清了安南与腐败行为有瓜葛的污名,但犹如一道强光,照射出了诸多阴暗。安南承认了自己在管理上的严重疏漏,决意改革。
借庆祝联合国60华诞契机制定的《成果文件草案》在最后出台时,其实质内容已大幅缩水,但它毕竟缓慢启动了联合国改革的列车。为此草案,安南已忙碌了一年多。
明年年底结束任期之前,安南这位67岁的加纳人的日子不会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