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能能源研究院发布《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报告数据总结分析了中国能源火电、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生物质能等不同类型电源的发展概况。报告指出:
自2024年1月全国CCER市场重启以来,交易机制逐步完善。生态环境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新增了6类方法学,覆盖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碳汇等领域,推动项目类型多元化。
在2024年8月,均价达98元/吨,超过同期碳配额(CEA)价格(92.27元/吨),主要因配额收紧和存量CCER稀缺。然而,市场流动性仍较低,交易主体以控排企业为主,金融机构参与有限,年末履约期交易量占比高达60%。
2024年,全年CCER成交量为1960万吨。从地域分布上看,2024年市场成交量主要集中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达1645.38万吨,占全国比重高达84%。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和北京绿交所年内CCER成交量分别为116.3万吨、92.2万吨、83.1万吨和22.3万吨,占全国比重5.9%、4.7%、4.2%和1.1%。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的成交量则仅为0.5万吨。